总体目标
帮助成员识别、表达和调节情绪;通过艺术创作促进自我觉察与接纳;建立团体支持系统,增强心理韧性。
活动框架
第1次:破冰与曼陀罗初探
主题:
认识彼此,引入曼陀罗
内容:
破冰游戏:通过“两人盲眼绘画”或“情绪词汇接龙”建立信任。
曼陀罗起源讲解:结合佛教与荣格心理学,用图片展示曼陀罗的象征意义。
自由涂色体验:提供简单模板,用单色涂鸦感受专注与平静。
课后任务:记录一周内最常出现的三种情绪。
第2次:情绪识别与色彩联结
主题:
情绪与色彩的对应
内容:
情绪清单分享:成员分享记录的常见情绪。
色彩心理学讲解:如红色代表愤怒、蓝色象征平静等8。
创作任务:用单一颜色绘制曼陀罗,象征一种情绪状态,并命名作品3。
第3次:情绪表达与释放
主题:
通过抽象图形释放情绪
内容:
冥想引导:播放自然音效,想象负面情绪随呼吸排出体外。
自由创作:在空白圆内用线条、色块表达近期困扰,无需具象图案。
匿名分享:将作品随机分发,其他成员猜测其表达的情绪并反馈。
第4次:压力源探索
主题:
压力可视化
内容:
压力圈图绘制:在曼陀罗中划分区域,用不同颜色标注压力来源(如工作、家庭)。
小组讨论:分享应对压力的策略(如运动、倾诉)。
重构练习:在原有图案上叠加新色彩,象征压力转化。
第5次:内在资源挖掘
主题:
发现内在力量
内容:
资源曼陀罗:绘制代表个人优势的符号(如树象征成长、光象征希望)。
故事创作:为作品编写简短寓言,讲述“内在力量如何战胜困境”。
第6次:人际关系映射
主题:
关系中的情绪互动
内容:
同心圆曼陀罗:中心代表自己,外层圆圈标注重要他人,用线条连接情感状态。
角色扮演:两人一组模拟冲突场景,后用互补色彩修改作品象征和解。
第7次:创伤修复与整合
主题:
碎片化情绪的重组
内容:
撕纸疗愈:将代表创伤的曼陀罗撕碎,重新拼贴成新图案。
团体创作:共同完成一幅“重生之轮”曼陀罗,每人添加一笔。
第8次:未来愿景构建
主题:
希望与目标的具象化
内容:
愿景板曼陀罗:结合图片剪贴与绘画,描绘理想生活场景。
时间线冥想:引导成员想象5年后的自己,用金色勾勒成长路径。
第9次:团体能量共鸣
主题:
集体疗愈与支持
内容:
能量传递绘画:接力完成大型曼陀罗,每人添加元素并传递正能量语句。
感恩圈:成员轮流表达对团体的感谢,用荧光笔在作品上签名留念。
第10次:回顾与成长庆典
主题:
整合与告别
内容:
作品展览:展示10次活动的所有作品,串联成个人成长故事线。
书信仪式:写给未来自己一封信,装入曼陀罗图案信封。
结业典礼:颁发“心灵探索者”证书,推荐曼陀罗疗愈书籍。
1.团体人数:5-6人
2.时间及频率:1次/每周,全程10次,每次时长约90分钟;如果带领者需要参加培训或者其他突发事情,团体暂停一次。
5.团体地点: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同创汇9楼902和903
6.进行方式:成员互助、团体带领者引领、体验、分享相结合。
7.协调带领者设置:此次团体由1位带领者带领。
【带领者介绍:叶英扬】
广州市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心理咨询师
美国欧文亚龙注册团体咨询师
意象对话准珍珠咨询师
高级健康管理师
EAP中级咨询师
报名详情欢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