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心理科普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科普 > 心理咨询师对亲密关系自助书籍推荐:《爱的八次约会》   心理科普

心理咨询师对亲密关系自助书籍推荐:《爱的八次约会》

发布时间:2024-01-12    阅读数:127

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John Gottman),用科学的方式研究人类的亲密关系,其成果突出,被媒体誉为婚姻教皇。

戈特曼的书我是读过几本的,《获得幸福婚姻的7法则》、《幸福的婚姻》、《爱的博弈》。

这次读的爱的八次约会是第四本。

01

以我自己的感知来看,戈特曼的书有如下优点:

1.科学

戈特曼的见解来自于科学研究,用书中的话说“在位于西雅图的实验室里,我们通过同步观察、自我报告、生理数据等途径获取了夫妻、情侣相处的数据,并通过大数据等科学方法分析了这些数据”。

2.易理解

戈特曼的著作定位是科普读物,因此在书中并很少使用复杂、晦涩的专业概念,对于普罗大众非常友好,可以说是就算一个人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阅读戈特曼的书籍也不会有困难。

3.指导性强

书中有非常清晰具体的指引,比如在《爱的八次约会》里关于忠诚的约会指引中,就包含了“约会主题”、“前期准备”、“建议”、“约会地点”、“约会小贴示”、“如何预防摩擦”、“约会对话之开放式问题”各个方面的具体指引。

可以说是真的指导性非常强了,也非常便于读者去使用/操作。


当然,戈特曼的书也一些局限/不足:

1.戈特曼的著作间内容多有重复,某些内容/观点,几乎见于每一本著作,有新瓶装旧酒之嫌。

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阅读体验,仿佛看动漫时明明是新的一集,结果40%时间都是以前剧情的回忆。


2.部分内容接近于常识。

比如告诉读者不重视伴侣、不遵守承诺、伴侣受伤/生病时不陪伴在身边、撒谎或藏秘密会破坏伴侣之间的信任。

对于亲密关系的现象缺乏足够深入的,超越常识性的理解。


3.假定读者能够根据指导来行动,有点过于乐观

戈特曼在书中所提出的指导,是基于科学研究,也贴合常识,自然是值得信任的。

但人类的特点之一是“自己作死”,比如知道熬夜有害健康依然熬夜,知道运动有益健康却依然不运动。

这实际上是所有指导性强的自助类书籍的局限,只能增加读者的“知识”,但从知道到行动可能有着一个巨大的鸿沟,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王阳明一样能够知行合一。


02

《爱的八次约会》有一个副标题——“创造一生的亲密关系”。

在祝福一对新人时,人们常会说“白头偕老”。

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当今社会,要让这句祝福成真是很不容易的,既需要一些运气,也需要一些努力。阅读本书学习关于亲密关系的科学知识,当然是有价值的。

有人可能会说,我不谈恋爱不结婚,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选择独身当然是可以的,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当中,一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应当被尊重。

但戈特曼可能会提醒你,根据现有科学研究成果:“和其它任何因素相比较,亲密关系的质量对我们的身体状况、疾病抵抗能力及生命长变的影响更大。

与此同时,满足亲密关系的需求也对双方各个维度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幸福的婚姻或长期的关系可以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抑郁、焦虑、反社会行为,并降低自杀率。

此外,许多研究都表明,长期不幸福的婚姻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情商,而幸福的婚姻则对孩子大有裨益:促进学业,增进同伴关系,提升情商。

很显然,亲密关系的质量对你自己、你的孩子,以及你身边的人都有深远影响。”

这段话提炼一下,大概可以理解为好的亲密关系>没有亲密关系>坏的亲密关系。

我想,对于亲密关系的需求,刻在人类的基因当中。

很多人选择不进入亲密关系,并不是因为真的看破红尘,智者不入爱河,而是对于亲密关系有很多担忧,甚至有人对亲密关系有些绝望。

也就是说,人们只是因为担忧自己的亲密关系是坏的亲密关系,而选择没有亲密关系,但心底里面其实也是渴望着需要着好的亲密关系的。

为了避免在关系中受伤而不进入关系,当然是一种策略,可以但是没有必要。一种更好的策略是提升自己发展、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

或者阅读《爱的八次约会》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我在咨询中发现,有的来访者喜欢在咨询外自己进行学习,不管是阅读书籍,还是通过得到、知乎等各种平台参与一些的课程。

这些积极主动学习的来访者变化也会更快,在咨询中收获也会更大。可以说是求仁得仁。

而如果一个人,知道获得美好的亲密关系是自己的需要,认同亲密关系对于个人的价值、意义,也想要收获美好的亲密关系,但是他又不进行任何有助于收获的行为,比如读书学习。这可能,也并不奇怪,就像我前面提到的,“自己作死”是人类特点之一。

《爱的八次约会》可能没办法帮读者处理“自己作死”的问题(这一类人群可能更适合进行心理咨询),它更适合那些“自强不息”的人类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