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答

心理问答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问答 > 强迫症让我坚持不住了   心理问答

强迫症让我坚持不住了

发布时间:2010-08-15

问:
      近十年来倍受强迫症的困扰,如今上了大学也变的抑郁了,曾经对强迫症充满恐惧现在强迫观念很淡了。可我还是缺乏安全感总感觉自己很疲惫要不行了,时刻都有种要坚持不下去的感觉。作什么也不能死心塌地……我该怎么办?

                        

答:


      强迫症又叫强迫性障碍,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


      强迫观念是指个体体验到反复、持续的、侵入性的思维、观念或意象,这些观念带有非理性和不适当性的特征,引起患者明显的焦虑和痛苦,患者又无法用理智去忽视、压制或以其它观念去抵消这些思维。


      强迫行为是指个体受强迫观念的驱动而产生的某些仪式性的重复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触摸、计数等,即使患者意识到这些行为是过度的和不合理的,但却无法制止行为的反复发生。


      从你提供的信息“现在强迫观念很淡了”来看,估计你的“强迫症”更倾向于“强迫观念”?并且与你的“安全感”有很大的内在关联。


      总的来说,强迫症是一种与个体潜意识里某些特定的恐惧、担忧或挂碍关系非常密切的外显躯体表达。


      表面看来,无论强迫观念还是强迫行为都是古怪而徒劳无用的,然而实际上,患者却是在试图通过这种“无意义”的行为去缓解和处理其更深层面的某些对其来说“意义重大”的焦虑情绪。由于这种“替代”行为是潜意识的,由于这种“表面无意义强迫”与“内在有意义目的”的联系也是潜意识的,所以想要用理智或毅力去“克服”强迫症,效果微乎其微。当咨询不得法时,患者往往会在耗时的、无休止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循环中越陷越深。有时候通过特别的努力,患者可以集中精力,在短时间内对他们的症状进行控制。但这种压制通常会带来反弹效应,患者一旦到了“安全”环境,症状会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对于强迫症来说,表面的“症状”不重要,内含的“意义”才重要。“症状”只是意义的“替身”。


        要咨询强迫症,关键是要透过患者表面的“无意义行为”,寻找其内在的“有意义联接”,只有当内在深层的意义(担忧、恐惧、挂碍)被发现,被处理,被解决之后,表面的强迫观念或行为才会真正变得“无意义”,才会真正失去其存在的必要。


      当你“变得抑郁”,“缺乏安全感总感觉自己很疲惫要不行了,时刻都有种要坚持不下去的感觉。作什么也不能死心塌地……”的时候,证明你内在引起过往强迫症的根源问题还没得到解决,这些内在问题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治愈你内在的问题,才是“治本”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