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人际关系 > 心理咨询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人际关系

心理咨询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来源:红树林    作者:罗琪    发布时间:2022-09-25    阅读数:344
心理咨询并不是一个追求“金句点评”的过程,而是来访者在与心理咨询师的谈话中,自己对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获得更多理解的过程。

01 当来访者问“我该怎么办?”

一位记者朋友联系到我,说他正在做一个心理咨询相关的专题,想向我收集一下职业生涯中自己或来访的一些精彩的“金句”或“顿悟”的经历。

一直以来,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大都采用一些戏剧化的方式来表现心理咨询的“高光时刻”--睿智的咨询师发出“直戳内心的金句点评”,迷茫的主角“灵光一闪地顿悟”,从此放下心结,顺利走进人生的新阶段。

如果对这些激动人心的“高光时刻”抱有过高期待,希望咨询师扮演“人生指导师”的角色,在真正进入到咨询后,大概会对咨询过程的平淡感觉到许多困惑和失望。

通常,来访者会对自己心理困扰形成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也想过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询问咨询师“我该怎么办?”,并不代表说完全不知道需要做什么,而是出于缺乏自信、缺少资源、关系支持,或者另外一些具体的待处理的原因。

每当有来访者在咨询中询问“我该怎么做”的时候,咨询师最有可能的回答就是:“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好呢?”

在现实的心理咨询中,确实也有“顿悟”的时刻,但是这个“顿”很多时候不是突然的,而是一点点、在反复的叙述中,逐渐发生的新理解的过程,而这个“悟”,也不是心理困扰改善的终点,而仅仅只是起点。

“悟”的时刻,很少会只发生一次,也不是一次就完全明白所有部分,而是像拼图一样,这里找到一块,那里找到一块。有时候新的理解,发生在来访和咨询师都陷入沉默的时刻,有时甚至并不发生咨询过程里,而是在咨询过后,脑海中一直萦绕着某种疑问,而答案则在生活中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地出现在脑海中。

另外,要发生真正的改变,在这些“悟”的时刻过后,还需要有艰难的、反复的,改变旧有惯性、建立更健康的、更有弹性的心理模式的漫长过程。

换言之,最困难的部分实际上是在不断尝试的实践中,慢慢跨越“知道”与“做到”之间的鸿沟。有趣的是,有时来访者可能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跨越这个部分的:

有一个来访者A在咨询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在职场中越来越敢于表达了,在一次会议上发言结束后,她想起过去的自己,因为害怕被拒绝,回避和同事的沟通,因此常常真的被批评和拒绝,陷入负面循环中,而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她想不起一个具体的时刻,当她发觉自己改变的时候,改变其实已经发生很长时间了。

另外,改变也会有反复倒退的情况。一时做得到,一时又不行了,这一次忍住了,下一次又没忍住,在对这一次次事件的讨论中,来访者会对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行为反应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02 不同流派的心理咨询师,会问一些怎么样的问题?

这位记者朋友换了一个角度,问:咨询师问什么样的问题,会更快地帮助来访者对自己有新的理解呢

实际上,咨询师的提问没有固定的公式可言,每一位来访者的情况都是具体而特殊的,新的理解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任何场景,一概而论的说法是有违专业的。

另外,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提问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以下先举两个例子:

· 认知行为流派(CBT)的咨询师,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假设...然后怎么样呢?”这样的问题,引出来访者的一些非理性的、过度灾难化的信念。

来访者说:“我担心别人不喜欢我说的话。”
咨询师回复:“假设他们喜欢,然后怎么样呢?”

除此之外,认知行为流派常见的一些问题还包括:“你想要的是什么呢?”、“怎么做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呢?”、“到目前为止,(某种处理方式)这么做有效吗?,如果效果不佳,还有什么别的可以尝试的方法吗?”等等。


· 焦点解决流派(Solution-focused Therapy)的咨询师,经常会使用一种叫做“奇迹提问”的技术:

“如果现在发生了奇迹,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你会注意到的第一个问题已解决的征兆是什么?”

或者

“如果现在发生了奇迹,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你会做一些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呢?”

这些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寻找到来访者的优势与一些潜在的应对资源。

以上提到的两个流派,都更多地是在来访者认知和逻辑的层面进行工作,

而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很多时候来访者真正的问题并不在认知的层面,而是来源于潜意识中的回避。


03 潜意识中的回避与“暴露疗法”

这种回避可能是拒绝接受、难以忍受某些思想、情绪、或者某些经历回忆的存在,换言之,就是不想让自己有负面的感受。

最近一项心理学研究指出,回避行为,可能是许多心理困扰的核心关键因素:

例如:

·恐惧症(Phobias),对于某种物体或场所的回避;
·惊恐症状(Panic Disorer),与尝试压抑身体的恐惧感受有关;
·强迫行为(OCD rituals),是为了暂缓强迫思维造成的不安感受;
·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的人,会回避任何可能引起创伤记忆的事物;
·抑郁症(Depression)患者,认定目前身处的环境里,不能得到情感、情绪需求的满足,会回避再次尝试接触或寻找可能性,也就是常说的“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成瘾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尝试通过滥用酒精、药物等,想要麻木一些难以忍受的情绪或感受,例如愧疚、羞耻、身体疼痛等;

......

在以上这些例子中,回避是一种在短期内有效缓解难受的应对方式,就像是服用止痛药。

而从长远来看,回避行为不仅对于问题本身的改善和解决不仅没有帮助,对身心健康、社会功能造成的累积损害更是毁灭性的,正如止痛药并不能医治任何病,只会麻木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进一步地让病情发展得更重,而更强烈的疼痛,则需要服用更多的止痛药去压制,如此一直循环下去,直至积重难返、陷入崩溃。

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困扰多少都和有意无意的回避行为相关,这个观点并不新鲜。

·弗洛伊德开创的心理动力学流派,一直强调各种类型的防御机制,实质上都是通过扭曲感受或认知的方式,在回避焦虑情绪;
·格式塔理论中提到的“回避接触”(contact avoidance)概念,指的是为了回避心理上的痛苦,导致难以觉察自身所处的当下环境或感受;
·行为主义(behaviorists)研究者指出,回避阻碍了学习的可能性,因而也难以发生行为的变化;
·认知主义(cognitive theorists)学者认为,回避将导致忽略或无法注意到,与个人现有观念不同或冲突的部分;

如何改变回避的行为?

回避的反义词是“直面”,心理学研究发现,直面自身的恐惧、学会处理难以忍受的情绪,有益于个人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处理现实问题的技巧和能力,面对困难时更有信心,更不容易陷入认知误区中。

心理治疗中有一个【暴露疗法】的概念,在这种疗法中,逐步建立患者恐惧的事/物的耐受度,并鼓励、支持对其进行观察、互动,以减弱非理性恐惧的强烈程度。

从我个人的角度理解:

无论什么流派的疗法,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被视作不同形式的“暴露疗法”,所谓心理咨询的效果,可以理解为来访者在咨询中,学会面对、管理、忍受或改变他们之前一直回避的部分。

改变回避行为的难点在于,一个人真正在回避的部分,并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被重重叠叠的伪装所遮掩起来的,这些伪装可能是防御机制,也可能是某种“坏习惯”的行为。

为什么明明知道是“坏习惯”,还是改不掉?可能在来访的潜意识中,如果不做这些“坏习惯”的行为,就会遭受更大的毁灭打击--

一位来访在咨询中滔滔不绝地说话,不能忍受有一刻的沉默,因为对于她来说,一旦沉默下来,她就得不面对自己脑子中的一些令自己难以忍受的想法。


一位来访者在人际关系中,一直不断地讨好别人,试图以此来回避被人拒绝、排斥的可怕感觉。


一位来访对周围的所有事情都感觉到焦虑,反复预想生活可能发生的各种重大灾难,因为他深信这种焦虑会促使自己做出某种预防行动、获得一些控制感,而实际上,过度的焦虑使得他在各种事情上的判断的处理上都更容易出错,尝试照顾好所有事情的结果,常常就是每一件事都没有做好。

所以,焦虑常常是回避的一种伪装。

当来访者自己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以及其他另一些破坏性的、带来痛苦的、无效的防御机制,这个时候可能引起“顿悟”的一个问题就是:

“这个很想改掉的‘坏习惯’,帮助你回避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