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人际关系 > 我们为什么喜欢哈利·波特和类似的魔法故事?   人际关系

我们为什么喜欢哈利·波特和类似的魔法故事?

来源:红树林    作者:罗琪    发布时间:2021-09-13    阅读数:853
对潜力的渴望,以及归因事件的能力......

为什么哈利·波特的故事这么受欢迎?


各具魅力的角色、巧妙铺陈的情节、经典的正邪对战设置等等,许多其他故事都具有这些优点,却远没有哈利·波特受欢迎,部分的原因可能在于,这是一个魔法故事。


我们之所以喜欢哈利·波特,以及其他的魔法故事,在于它能够满足我们内心的一种深层的心理需求:对于自身潜力的幻想。


想象一下,如果拥有魔法/超能力,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么样?

或许,现在困扰我们的许多问题,就会立刻消失。

例如,对于一个每天来回通勤2小时的人来说,禁不住会想,如果能够“瞬间移动”,从一处地点,传送到另一处地点,那该有多棒啊!每天多出了2小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工作也不再感觉那么疲惫了。


或许,我们不敢奢望有魔法,只是畅想着,自己可能有某一种尚未被挖掘出来的潜力和天赋,某一天经由机缘巧合,会突然表现出来,生活的困局得到解决,还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许多文艺作品的成功,都与我们这些埋藏在心底的愿望有分不开的联系。


同时,魔法、超能力、或天赋的另一个难以拒绝的魅力在于,他们大都不是通过努力习得的。


虽然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拥有魔法世界血统(至少是部分血统)的孩子们,也需要在学校里修习法术,才能成长为强大的魔法师。但是即使没有学习,这些有异禀天赋的孩子,也远比麻瓜们(无缘接触魔法,隔绝在现实世界的普通人)拥有更多特殊的能力。


哈利在被带入魔法世界之前,就察觉到自己与普通孩子不同,例如,有和蛇类交流的能力。

在现实社会中,一直流行着一种“人脑潜力只被开发了10%”的迷思,以及嗅到商机,伴随而来的玄学割韭菜项目:潜能开发。例如:左脑开发、量子阅读等等,虽然受骗者可能会在事后看出其“理论”的荒谬,在当下却很难架住“万一呢?万一可以轻松获得超能力,让我可以在同辈人中‘弯道超车’呢?”的强烈诱惑。


关于魔法世界故事的想象,是一种童年的珍贵回忆,是美好的愿望的表达。

不幸的是,它也常常沦为欺骗陷阱重灾区--


“想学魔法,被骗5W”

当然了,喜欢看魔法故事,并不代表就会相信魔法,或者掉入“学魔法”的骗局之中。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陷入神秘学的倾向还是很常见的,可是很多人却意识不到自己的认知中存在这个部分。

1·随机生成因果关系的倾向

相比起其他动物来说,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特别发达的自动功能--寻找模板、规律、形成因果关系认知等等。

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你走过菜市场旁边的一个路边摊,买了一个煎饼果子吃。
再想象一个画面:你抱着马桶狂吐不止。
你的脑中会不会自动生成了一个想法:
“是不是煎饼果子有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导致我呕吐呢?”

但是,并没有信息证明,这两个画面是前后脚发生的,兴许,呕吐是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买煎饼果子,是第二天早上发生的事呢?

可见,大脑在第一时间的反应,并不是那么严谨的,而更多的是一种将随机事件联结起来的习惯。

这种习惯在进化中是有一定优势作用的,假使吃煎饼果子和呕吐事件真的是前后发生的,在之后到菜市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下意识地避开那家煎饼果子摊。

在这个假设场景中,煎饼果子依然可能是无辜的,但是人类的大脑自从蛮荒时代以来,就没有多少再进化的部分,在野外的生活起居的各种场景中,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过于小心”的说法,误会的结果,往往优于“忽略可能性”的结果,而后者的结果常常是致命的。

随机生成因果关系的倾向,是让我们陷入神秘玄学陷阱的重要原因之一,涉及“幸运”、“不幸”、“命运”的部分,有时更多的是与我们未被察觉的潜意识有关。

2. 尝试获得更多掌控感

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容易陷入迷信呢?

失控的时候--

生活中发生意外的时候,面临重要的未知事件(例如考试)巨大压力的时候,遭遇丧失损失的时候。

控制感低会引起强烈的焦虑感,害怕某些事情的发生,会迫切地需要做些什么去缓解这些情绪,重新抢回一些控制感。如果什么也不做的话,越来越恐怖的失控感可能会让人感觉到“最坏的情况正在发生”......

这个时候,一些被统称为“魔法思考”(magical thinking)的想法可能就会出现--

随身携带的幸运小物件,可以“带来好运”的动作、仪式,失败后责怪别人的生日、属相、星座相克“触霉头、扫把星”等等。

迷信的行为,常常源于一种想要“控制一切”欲望,强烈控制欲背后,可能藏着深深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如果这个部分的心理需求,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尝试用理性说服对方,展示事件的真相,常常是无力而徒劳的努力。


·参考资料·

Pronin, E., Wegner, D. M., McCarthy, K., & Rodriguez, S. (2006). Everyday magical powers: The role of apparent mental causation in the overestimation of personal influ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 218-231.

Risen, J. L. & Gilovich, T. (2008). Why people are reluctant to tempt fat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 293-307.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