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焦虑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抑郁焦虑 > 共情能力太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抑郁焦虑

共情能力太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来源:红树林    作者:罗琪    发布时间:2021-08-11    阅读数:1155

过度共情,会把一个人累垮。

共情主要分为两种:

①认知共情:能够从别人的立场和角度出发看问题

②情绪共情:能够贴近、感受到别人此刻的感受


共情能力的存在,让我们能够藉由情绪情感上的共鸣,与他人产生深刻而有意义的关系。不过,这种能力的背后,也隐藏着沉重的代价:

感受到他人的痛苦,看到别人的创伤,会让我们自己也很难受;

关注他人他人的感受,需要耗费很多的心力,有时我们自顾不暇,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这么做;

当对方处于强烈的负面情绪中,难以安抚又不忍离开的时候,会让我们感到疲惫无助,身心耗竭;

不过,好消息是,当我们正确理解了“共情”的概念,并学会做自我的情绪管理,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共情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需要认清,“情绪过载”并不是共情

接连听到太多“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幸事件”,可能会让我们长时间处于强烈的情绪中,产生“情绪过载”的现象,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的共情(empathy),而是情绪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

就像是走入一个葬礼现场,看到每个人的脸上是悲伤和眼泪,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受到这种哀伤气氛的“感染”,可能是突然联想到自己过往的一些伤心经历,也可能是勾起我们对于至亲之人将来某天会离开的恐惧,我们也觉得心里难受起来。不过,这种难受,更多地是基于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认知、感受和想象,和当时的那位死者无关,周围死者亲友的真正处境也无关。

确切地说,缺乏设身处地的理解,只是受到“感染”的是情绪,并不能称之为共情。当我们“情绪过载”的时候,我们是被自身的情绪所淹没,并不是在“过度共情”。

在真正的共情中,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他人是相互独立有别的个体,我们也需要能够辨别,哪些是自己的情绪,哪些是别人的情绪。在强烈的“情绪感染”场景中,保护自己,稳住内心,是很困难的,需要经历过刻意学习与反复练习的过程,才能获得这种能力。


我们是可以掌控共情的程度的。

共情不像是电灯开关,可以随时说开就开,想关就关,对于共情能力强的人来说,会不自觉地注意到别人身上非常细微的一些情绪表达信号,不过,我们的内心,需要有一根“定海神针”,让我们能够在深入他人内心后,永远能够“安全返航”,既充分理解了他人,又不迷失自己,如何能做到这样呢?

答案听起来可能有陈词滥调的嫌疑,不过却是经过科学验证的有效:

① 保持自我觉察,练习回到“此时此刻”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冥想的形式获得一种能力:觉察周围的事物存在,允许自己内心有对这些事物的感觉和情绪,却不一定要进行某种反应。

② 学会照顾自己,滋养内心

保持身体健康,学会适当处理自己的情绪,在一个身心都相对稳定、健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理解和帮助到他人。如果自身状态是不稳定的,首先要做的就是退步抽身,寻求可用的资源帮助,先把自己状态调整好,否则贸然陷入到别人的情绪之中,缺乏对自己的保护,可能会让双方的处境,都更难上加难。


·参考资料·

Eisenberg, N., Smith, C. L., Sadovsky, A., & Spinrad, T. L. (2004). Effortful control: Relations with emotion regulation, adjustment, and socialization in childhood. In R. F. Baumeister & K. D. Vohs (Ed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pp. 259–282.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Silvers, J. A., Buhle, J. T., & Ochsner, K. N. (2014). The neuroscience of emotion regulation: Basic mechanisms and their role in development, aging, and psychopathology. In K. N. Ochsner & S. M. Kossly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Vol. 2: The cutting edges, pp. 52–78.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ger, T., & Decety, J. (2011). Social neuroscience of empathy. In J. Decety & J. T. Cacioppo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social neuroscience, pp. 551–56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