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焦虑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抑郁焦虑 > 广州抑郁情绪咨询—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   抑郁焦虑

广州抑郁情绪咨询—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红树林    作者:罗琪    发布时间:2021-01-11    阅读数:1323

1. 最常见的原因

长期累积的多重压力、生命中重要的人(父母亲人、伴侣恋人)离开或死亡、孤独、失业及可能失业的危机....等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

或者

没有明显可查的原因--

有些人的生活看起来是一路顺遂的,没有重大的挫折事件和经验,然而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在家庭互动中,在内心形成的一些对于人生的基本观念,让他们倾向于对生活有消极、虚无性质的解释。

可能是,在达成某种自己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后,发现自己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样高兴,反而感到有些失落和迷茫。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些人觉得自己“没资格”抑郁,或者会因为自己的“不开心”感到羞耻,或许自己拥有的是令周围人羡慕条件,人际关系,经济条件等等一切似乎都挺好,没什么可抱怨的,可是内心却感到麻木、空虚、孤独。这就是北京大学教授徐凯文老师提出来“空心病”的症状。


2. 对压力的观念和耐受性

压力作为单一因素,不一定会导致抑郁,甚至都不一定会引起负面情绪。

压力是否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取决于

①我们对于压力的看法

有压力是一件坏事吗?喜欢有压力还是讨厌有压力?

可能有人会疑惑:谁会喜欢有压力?!

玩刺激游戏,看恐怖电影,喜欢极限运动,参加体育竞技比赛的人......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在享受压力。

压力也有不同的分类,有些人不喜欢任何压力,有些人不喜欢某种压力源A, 却享受某种压力源B,

例如:

不喜欢和人交往(人际关系压力),却喜欢玩游戏(比赛竞技);又或者相反,喜欢和人交往,不喜欢玩游戏。

我们对于压力源的态度,和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简而言之就是:

--对于我们觉得自己喜欢并且擅长做的事,压力会让我们觉得兴奋

--对于我们觉得自己不喜欢,或不擅长的事情,压力会让我们觉得难过


耐受性

除去压力因素之外,我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如何?

处理压力事件的经验?

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弹性?



3. 思维方式(弹性)

习惯性的扭曲思维,会引起抑郁,而抑郁又会反过来加重扭曲的思维方式,二者互为因果,

常见的思维误区有以下这些:

1、主观臆断:
你认为无须充分的根据,就知道别人的想法。“他认为我是个失败者。”


2、预测未来:
你悲观地预测自己的未来:情况会更糟,或者前面有危险。“我会考试不及格”。“我得不到那份工作。”


3、大祸临头:
你相信即将发生的事会非常可怕,让你无法承受。“假如失败了,我会无法忍受。”


4、乱贴标签:
你轻易就把消极特征加在自己和他人头上。“我讨人嫌。”“他是个品行不端者”。


5、贬低优势:
你将自己和别人好的所作所为视为微不足道。“这是妻子该做的,所以她对我好理所当然。”“这些成绩易如反掌,不值一提。”


6、消极过滤:
你几乎总是专注于消极方面而很少看到积极方面。“看看,所有的人都不喜欢我。”


7、过度泛化:
因为一起偶然事件,你领悟出一个完整的否定模式。你会通过某一次经历概括出一个模式描述你的生活特点。“我总是遇上这样的事。”“我在很多情形下似乎都会失败。”


8、一分为二的思维:
你以极端的方式看待人和事。你自己或是一个胜利者或是一个失败者,没有中间地带。“所有人都排斥我。”“这完全是浪费时间。”


9、觉得应该的思维:
你按照期望和需要来解释事情,而不是真正关注其实际情形。“我应该做好,如果不能,我就是个失败者。”


10、责任个人化:
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你承担不应该的指责。没发现有些事是别人引起的。“我们的婚姻结束了,这都是因为我没做好。”


11、苛责他人:
你把自己的消极感觉归咎于他人,因而拒绝承担为改变自己需担负的责任。“我孤独都是因为她。”“我的所有问题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12、不公平的比较:
你以不现实的标准解释事情。比如,你注意力都集中在比你强的那些人身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你几乎从不将自己和比你差的人比较。“她比我成功。”


13、懊悔倾向:
你专注于那些过去本该做得更好的想法,而不是现在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我不该说那些话。”“如果当时努力的话,我本能有个更好的工作。”


14、假如怎么办:
你总是不停地问自己“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该怎么办?而对自己的任何答案都不满意。“是的,但如果我得了焦虑症,该怎么办?”“如果我喘不上气该怎么办?”


15、感性推理:
你让感觉指导对现实的解释。“我感到抑郁,因此,我的婚姻不幸福。”


16、无力否定:
你拒绝可能与你的消极想法相矛盾的任何证据或论据。比如,当有“我不可爱”的想法时,你会以不相干为由拒绝人们喜欢你的证据。
结果是,你的想法不能受到反驳。要证明你的消极想法不对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就一直怀着这种想法。“这不是真正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因素。”


17、判断焦点:
你总是对自己、别人和事物作好与坏、优与劣的评价,而不是单纯地描述、接受、了解。
你经常任意地判断事情,总觉得它们不完美。“我在大学时表现不好。”“要是我学打网球,肯定也打不好。”“瞧瞧她多成功,我却不成功。”


4. 童年创伤

童年时经常遭受言语羞辱、打骂体罚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或成年之后,罹患抑郁症的风险,较常人要多出两倍多。

不过,这只是从数据概率上得出的结论,我们选择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赋予它什么样的解读和意义,是否对眼下的生活发展出足够的掌控感、安全感,思维弹性(flexibility,见上条)和抵抗力(resistance,应变能力)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童年创伤,是否会最终发展成抑郁症。


5. 完美主义

关于完美主义的负面影响,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完美主义会让我们感觉很累,感觉很糟,在人际关系方面,难以与人协作相处,在个人成长方面,让自己离“完美”越来越远。



6.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定义是,某种持续的、负面的经历让我们形成了一种观念:


我什么都做不到,我做什么都没用,我做什么都不能改变,......

这种无力的感觉是很强大的,“痛苦是一定会发生的”,当这种观念占据了我们的心灵,我们就可能会眼睁睁地看着一些不幸的事情发生(工作搞砸、关系搞砸),而不去采取任何预防、干预、应对措施,不想思考解决的办法,也不想向别人求助。

即使某件事有正面的结果出现,也很难改变这种观念:

因为:

①正面的结果不是主动促成/努力的结果,觉得好坏与我们关系不大,或者更倾向把成功归于运气因素。

②很难相信正面的结果能够持续


7. 炎症

压力容易引起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导致炎症发生,精神上的痛苦,也会在大脑中造成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又加剧了痛苦的感觉,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8. 孤独

孤独与抑郁之间,有很强的联系。

一方面,孤独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源,如果我们本身并不太享受孤独,那么孤独就会给到心里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孤独会恶化我们对于生活中其他压力源的观念,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方面,扭曲的思维方式没有受到挑战和证伪,容易在幻想中变得越来越极端,变得越来越僵化,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孤独让我们感觉到悲伤,也会消耗我们的心理能力,让我们很难有余力去真正面对问题。


9. 遗传&家庭教育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对于抑郁的易感性,很可能与携带的基因有关,具体是哪些基因或基因组,怎么样造成的影响,目前暂时还无法确定知道。

在心理学研究里,会发现抑郁往往会在家庭中“传播”,除了遗传因素,孩子还可能会从父母身上,学到扭曲、极端、僵化的思维方式,学到负面悲观的态度,也会学到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



尤其在婴儿时期,如果妈妈患有产后抑郁,很难和孩子建立温暖、安全的情感联系,孩子长大之后更容易患上焦虑、抑郁,智商和情商的发育水平也会相对低。


10. 性别

从全球的数据来看,在儿童时期,男孩和女孩患抑郁症的概率是相同的,从青春期开始,女性患抑郁症的概率会变成是男性的1.7倍。

心理学研究发现,除了生理因素、怀孕生产,社会和文化因素也有很大程度影响。



文/红树林小编 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