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家庭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亲子家庭 > 儿童暴力——不可掉以轻心   亲子家庭

儿童暴力——不可掉以轻心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7-11    阅读数:1099

      6月28日下午,河北一8岁男童晓辉遭11名同学围殴致死,涉事同学均不满14周岁。警方披露称,打人的几名同学(东东等人)当日因闲来无事在村内找人打着玩儿,恰好碰到晓辉便将其强行叫走并殴打。8岁男童惨遭围殴,而涉事的少年均未满14周岁。打人者因年龄小,或将会免于刑事追究,然而一个8岁孩子的生命却就此终结了。这样的惨剧竟然起因是“闲来无事打着玩”。是怎样的原因造就了儿童暴力的行为呢,当自己孩子出现暴力行为家长应该如何对待。

      与成人相比,孩子的行为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现在的儿童普遍呈现了早熟的趋势,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年龄也呈现出了低龄化的特征。

      孩子可能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

      父母常打骂孩子可影响孩子心理

      加拿大就体罚对孩子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体罚易导致儿童暴力倾向。而且,被父母或老师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

      模仿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观察到,一个在家里经常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比惩罚不严厉的孩子在社会上有较大的攻击性。惩罚虽然限制了孩子的攻击性,但却鼓励了孩子在社会上的攻击性。这是因为,孩子受到了打骂惩罚的熏陶,进而模仿了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了粗暴、打斗、残酷,并在社会上按照父母的这种示范来攻击别人。对孩子的严厉惩罚还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别是父母实行不公正的过分的惩罚,或者是毫无根据的惩罚更是如此。因此可能激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以反抗不合理的严厉惩罚,有时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遭遇挫折。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们让孩子看一个装满吸引小孩的玩具的房间,但不允许他们进去。这些孩子想玩这些玩具,但拿不到,他们只好站在外面看着这些玩具。在他们等了一会儿之后,让他们去玩这些玩具。对另一些孩子则一开始就让他们玩这些玩具。前一种受到挫折的孩子在得到玩具后,把玩具摔在地上,或往上扔,通常表现得很有破坏性。而后一些没有受到挫折的孩子却很平静,也不怎么损坏玩具。这个实验证明的理论是,人的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些形式的侵犯。对孩子来说,遭遇挫折可能是想去某个地方、想做某件事情、想得到某件东西,但是被阻止了;或者由于父母冲突或离异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或者学习上没有达到期望的目的等等,受到了挫折一般会引起侵犯的动机和行为。有一次,晓辉(被打男童)被东东(打人同学)要走65元钱后,向对方家长告密,结果东东被其母亲当着同学的面扇了两巴掌,还把要来的钱还给了晓辉,晓辉被殴打致死可能也和此次东东遭遇的挫折有关。

       社会学习理论用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形成和变化,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联想、模仿和强化。

      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的一种。人类可以通过联想来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比如“纳粹”一词常与可怕的罪行联系在一起,因此“纳粹”就成了一个令人害怕的代名词,因为我们将它和恐怖事件建立起了联想。

      其次是模仿。班杜拉作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把被试儿童分为两组,一组儿童观看的内容是:用金属玩具打塑料娃娃。坐在塑料娃娃身上,用木槌捶它,用金属玩具的脚踢它,嘴里还喊着“打倒它”;另一组儿童观察的内容则是:安静地摆弄金属玩具,根本不去碰塑料娃娃。结果发现,那些看到暴力行为的儿童,都对塑料娃娃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而目睹安静地摆弄金属玩具行为的儿童,很少表现出对塑料娃娃有攻击性。儿童所观察到的行为会对他们自己的行为产生影响,常使他们按照观察到的行为方式来行事。

      最后是强化。个体通过观察学习获得新行为,但他是否继续这个新行为,取决于执行新行为后得到的奖赏或惩罚。奖赏是正强化,可以使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惩罚是负强化,可以减少行为的再次发生。暴力行为后得到的直接利益(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和间接利益(几个调皮同学的崇拜和跟随)就是正强化物,导致孩子的暴力行为持续存在。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天生就是暴虐的,模仿是导致他们暴力倾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孩子会复制、模仿家庭处理问题的方式,从家长身上习得“暴力”;其次,受到电视、网络等夸张的暴力画面和描写的负面影响,由于孩子受到心理发育限制,不能很好地认知,容易模仿学习。此外,如果家长给孩子施加的压力过多,而孩子又无力去反抗,只能默默承受,如果没有宣泄的途径,时间长了,就会以不恰当或极端的方式爆发。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家庭氛围冷漠、压抑等,孩子和父母不能有效的交流沟通,可能导致孩子内心的焦虑、压抑无处释放,这类孩子在家表现得很乖巧,但在外却以暴力或另类方式宣泄扭曲心理。

  孩子出现暴力行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积极塑造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专家提醒,孩子有暴力倾向,不仅会影响日后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延续到青年期后,还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等,阻碍其一生的发展。

  如何发现少年儿童的暴力倾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与孩子近距离接触,细心观察,参与孩子的喂养、游戏、教育以及孩子的社会交往,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从而加以矫正。

  儿童的心理发育存在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尤其是4至7岁的孩子,其可塑性最强。面对孩子偶尔出现的“暴力”行为,家长应第一时间给予积极正向的反馈,使其了解到“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好的行为。同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地引导和控制情绪,如家长平时应尽量防止孩子儿童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和影视剧,孩子犯错时可恰当对其进行中肯的批评、适度的“冷淡处理”,和孩子多沟通等。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如果对某一行为施加奖励,就可以建立或保持这种行为;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这被称为“奖惩法”。但大多数行为学家认为,对人最好是只奖不罚,因为奖励的方法对行为的影响更大。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叫做阳性强化法。

       父母和睦,教养一致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相互依赖和教养方式的一致性。

       父母的相互依赖性代表父母情感上的相互吸引。父母之间相互依赖性越高,他们出现冲突的可能性越小,父母关系就较和睦,能进行良好的沟通,能用双方都较满意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子女,这会使孩子产生安全感和稳定感,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往往较热情,乐于助人,也更加容易融入集体,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父母相互依赖性低,沟通能力差,会使孩子感到家庭冷漠,变得孤僻、离群,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研究发现,孩子从出生就有记忆,让孩子看到或接触到的事情都会储存到孩子的记忆里,影响孩子的一辈子,因此父母需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注意言行举止,加强自身修养,和平理性地处理夫妻之间的问题,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理性对待孩子的一些行为。如果孩子存在身体特质等特殊原因,如一些精神障碍、品行障碍等可导致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