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在#红树林心理 心理咨询室里多次和我的心理咨询师诉说自己不幸的求职经历,时不时埋怨职场人际关系紧张,勾心斗角的环境让人身心疲惫:
“都不知道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问题还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问题,一堆安排让我难以吸收,时不时还对我发脾气!”“那个会计主管居然向我扔橡皮擦,问我那个从业证是怎么考出来的!”“那个客服主管说我的声音难听,结果把我辞退了。”“那行政发短信说我胆小懦弱没自信。”“我在厕所听见上级说我坏话”......
我和咨询师说了很多关于我遭遇的职场故事,可我收到的却是“嗯嗯”的简单回应,咨询师如魔术师,拥有神奇魔力,简单几字让我意犹未尽。
甚至到了结尾还问我:“想不想让它们溢出来?”他知道我喜欢讲话,多次心理咨询我是在倾诉中成长的,那难以释放的压抑被心理咨询师接纳了。
“很多岗位都需考证,没证书,单位不敢要。”不知为何,我那时觉得必须要有相关证书才有底气。咨询师伸出了自己手,做了一个“抓星星”的可爱手势,他说我什么也想抓:“这里抓一下,那里抓一下......”
我接受心理咨询是因为备考初级会计职称煎熬,孤军奋战让我怀疑人生。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何那么积极,可学财会对于不喜欢数字的我来说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情。“用力太猛”,言简意赅的四个字是咨询师突然冒出来的话语。当我听到这四个字时,眼泪止不住掉落。
如果一个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是痛苦的。这世上没十全十美的工作,我们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一开始,我发现自己是在追风。我化悲愤为力量,为了得到赞赏,拼尽全力。
当我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咨询师已多次提醒可边学边找工;我在咨询师一次次鼓励下,把证拿下了。听说有就业推荐,当时网校没给我推荐适合的岗位,在学习会计这条路坎坷不易。“打不死的小强”和“财会路上死磕到底”是一同事欣赏我的评价,但我深知这种固执对我毫无意义。
最后我凭着自己努力找到一出纳工作,可做不下去。也许是对于实习时“被迫做出纳”的恐惧,那时一企业帮助过我家,需要我去那实习。那个自己找到的出纳工作激活了我的创伤回忆,我把我故事告诉了咨询师,他鼓励我克服金钱恐惧。
本人在财会路上已经“浪费”许多金钱精力,“沉没成本”是我对咨询师无可奈何的叹息。在那些考证学习时光里,我一刻没放松自己。“一条路走到黑”、“现实打脸了”是咨询师好几次说的话语,无法判断他是支持我继续还是放弃。
专业是老妈选的,实习也是母亲要求的。可我没有答案啊,从小到大我就是如此渴望别人的建议,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
每次咨询让我发现自己好像是在找咨询师“介绍工作”的,可咨询师帮不了我的。多次咨询我发现自己压根不喜欢数字。待业期间我渐迷上文字,相比数字,文字更具亲和力。冷冰冰的数字让我感到窒息,一张张“毛爷爷”红头像让我质疑。财会工作对我来说存在着许多不愉快的故事。
我记得有好几次询问咨询师,到底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当我发现自己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时候,我傻乎乎报名了心理咨询考证,结果发现那个机构是个骗子。咨询师不建议我考这个证书,他知这个行业不容易。
后来我发觉自己在写作方面挺感兴趣,似乎没那么吃力就可领取一些写作奖项。当我静下心来写作时,很容易进入那种“心流”的状态;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所热爱的是文字,而不是数字!“我渴望出一本书。”
那是我长那么大以来第一次发现自己拥有的这些兴趣爱好,也许小时就已经有了,只是我没有发现而已。是我的心理咨询师让我看到了职场路上的无限可能。
心理咨询让我发现原来我一直在迎合这身边人,成为他们眼中的“好人”,那不是真实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活在别人口中,就是“囚”,就像一个人被困在一个没有出口的地方,那是曾经咨询师和我分析过的道理。
多次咨询让我发现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但我觉得我不应如此过这辈子。心理咨询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消费,不是一般的吃喝玩乐。也许,现在我看不到任何效果,但在未来某一天,它会让人瞬间成长。
当我看着自己的写作水平提升,阅读能力越来越好时,我真不敢相信那就是我自己。“你的兴趣爱好不太赚钱哦”咨询师“调侃”我的天赋。是啊,现在的我所热爱的一切没有给我带来强大的变现能力,但我相信只要坚持,总有希望。——因为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能坚持的人不多。
我在咨询师那里看到了他的专注努力,他每次耐心倾听的敬业精神让我敬佩不已,他从毕业到现在一直专注自己的专业。也许别人从小就决心从事心理咨询,而我,目标如此迷茫。
“就像是在大海里漂流,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靠岸。”我已经无数次和咨询师描述我的状态。“小心有暗礁。”隐约记得咨询师说过这么一句话。他没有告诉我到底应该做什么工作,但他让我看清楚了自己不适合什么工作。“写了好多稿件,都没选上。”有一次咨询我在感叹,可咨询师说我有点急。是啊,现在的人太过急功近利,能够静下心来的有几个?
相比那些从实习到现在一直在一个企业做的同学,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社会经历丰富,做过好几种工作,还经历过摆摊的日子。遇见咨询师,我尝试了各种职业的可能性,我了解到了只要开始,永远不晚的道理;我知道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是什么。了解自己,真的太重要了。
职场的道路并非坦途,与咨询师探索职业生涯并没有立马带来稳定高薪,有的是强大内心。当数字窒息,文字呼吸。
待业一年,我收获的是在职十年难以触及的成长印记;心理咨询让我拥有成长型思维,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东西,甚至超越了金钱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