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年轻女孩子,自恃还有些姿色,你可能会希望找一个富贵的白马王子,把你当小公主般宠爱。以下的这部电影《蓝色茉莉》或许会对你的这个想法和选择有一些警示。
茉莉(凯特·布兰切特 饰)在年轻貌美的时候,甚至大学还没毕业就被富豪看上了,把她宠得像小公主一样,过上了奢迷的生活。谁知道好景不长,当初对她承诺一生一世的富豪,年年出轨。
茉莉在一气之下,向联邦调查局告了个密,让先生锒铛入狱,继而不堪其辱在狱中自杀了。一夜之间破产后,茉莉不得不搬离曼哈顿豪宅,投靠曾被她先生欺骗了大额资金而不得不离了婚的妹妹(非同胞姐妹)。搬入旧金山妹妹的平民之家,她依然每天身披香奈儿外套,手拎爱马仕包,在廉价公寓里神经质地念叨着往日的派对荣光。
茉莉的富豪丈夫因金融诈骗被揭发入狱自杀——而举报者正是她自己!为重返上流社会,她伪装成“丧偶设计师”,用优雅谈吐和二手名牌勾引外交官德怀特。就在订婚前夕,不幸被妹妹前夫当街揭穿她的谎言:“她和丈夫都是骗子,他们骗光了我的钱!”。
身世优异的未婚夫弃她而去,最终她只能垂头丧气的攥着旧的爱马仕包,在公园长椅上疯癫自语……
她年轻又美貌,运气似乎也相当不错,遇上了心仪的白马王子。但为何不能稳坐名媛角色,如过山车一般快速沦落,我们试着细细聊。
美丽且优雅的茉莉,隐藏着三类人格缺陷,简称“自恋陷阱”。
茉莉的疯狂不是“富人病”,而是人性缺陷的崩塌。她的悲剧根源,是在每个人心里都可能存在的三个黑洞:
01把“完美人设”替代真实自我
切掉真实姓名:嫌本名“珍妮特”太土,改名“茉莉”(一种白花),为自己做了“精包装”。就如同现代人用上了美颜相机给自己拍照后,以为自己真的那么美。
拿物质当氧气:在曾经的奢华生活中,每日穿着名牌服饰,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为精神依托,掩盖自己内心的匮乏。破产后依旧绮仗仅有的爱马仕包和几件名牌衣服,出外猎物(寻找有钱男人),似乎想借此来修整已经破碎的自尊。
恐惧成为平凡的一员:在做牙医诊所的导诊时,被牙医性骚扰后,脆弱的自我认同继续瓦解,生出对普通工作的误解:“普通工作=低贱的人设”。
假如,你的价值感全靠外在标签(学历/包包/伴侣财力)支撑,你已沦为“提线木偶”。线断那刻,就是崩溃之时。
02逃避现实——内在防御机制的失效,从否认到解离的恶性循环
茉莉应对重大创伤(前夫的出轨与自杀,名媛身份的丧失),她的核心策略是否认(我一点问题都没有,错的都是别人)与解离(经常对着空气自言自语),这两种防御机制,最终成为将她锁进疯狂的牢笼。
否认现实:知道丈夫在做诈骗的工作,却签署所有文件,假装不知情,以维持奢华的生活。破产后向妹妹谎称自己还是坐头等舱,给司机高额的小费,嫌弃妹妹的普通小房子,至始至终在表演贵妇人的人设。
学电脑时受挫,她立刻吃镇静剂+灌酒:“这种低等工作配不上我!”
解离的体验:在街头突然陷入与哈尔(已自杀的前夫)的幻想对话,展现了她内心世界已变为碎片化,严重缺乏现实感。
反复哼唱《蓝月亮》这首歌,因为这是她与前夫定情的歌曲,用音乐触发解离状态逃离当下的窘迫。
03跳火坑上瘾——强迫性轮回
茉莉的人生是场绝望循环:
第一轮:大学生→钓金龟婿→贵妇梦碎
第二轮:破产寡妇→伪装名媛→婚礼崩塌
心理病根:
捷径依赖症:坚信“靠婚姻跨越阶层”是唯一出路
自我惩罚欲:举报丈夫致死(背叛),潜意识重演悲剧赎罪
在现实生女性群体中,其实不乏像茉莉这样的“不幸”(不自知)的姐妹。茉莉们不是“倒霉”,而是不明白自己内在存有非常脆弱的自恋:
当挫败来临时,很多人会快速启动攻击的防御行为,表面是指责他人,实则在鞭策内在失败的自我。
不敢正视痛苦的真相,导致情感瘫痪:失败的情感或婚姻,破碎的家庭,其痛苦像洪水爆发一样,假如你不敢去正视承认已发生的事实,还幻想用谎言筑堤坝来掩盖,其结果必然会增强痛苦,情绪如海啸般汹涌,把人的内在情感世界严重扭曲,甚至逼疯。
当代社会的存在性焦虑:当消费主义将人异化为身份的符号,当阶层跃升成为新自恋的垫脚石,多少人在自恋寄生(依赖他人的成就,忽略了自己的成长成熟)与防御性谎言中,为空心病制造了温床。
空心病的症状与抑郁情绪有些相似,比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注意力难以聚焦。空心病的人外表看起来与常人无异,然而他们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茉莉的悲剧在今天更常见:朋友圈精修图、借贷买名牌、把婚姻当跳板…
第一步:给自我价值“松绑”
写“去标签日记”:当焦虑“我必须成功”时,问:“谁在审判我?”(撕掉他人期待) 、 “如果失败,最坏结果是什么?”(常发现天塌不下来)。
做“拒绝实验”:对朋友说“今天不想帮忙”,真朋友会尊重,操控者会翻脸——立刻筛出毒关系,保存平等互爱的关系。
第二步:培育“真实小天地”
发展“无用爱好”:发展各种艺术化的兴趣爱好——在无功利活动中重建自我根基 。 茉莉若会烤蛋糕,种植,或与大自然共处,崩溃时至少能闻着黄油香(绿植的气息)找回现实感。
承认错误,及时止损:就像茉莉的妹妹(金洁)一样,她会在选择男友的时候,发现自己选了一个有妇之夫,她可以及时回头,重新接受自己自己命运的安排,选一个爱她的男领工人件为伴侣。
第三步:拥抱“不完美生存”
接受生而为人的不完美:茉莉和金洁就是两个非常不同外形气质的姐妹,茉莉把自己架在完美的人设上,非常执拗不愿意下来,才让她痛上加痛。
茉莉的妹妹金洁,与前夫在骗光积蓄后闹分手,哭完后重拾生活的信心,找了蓝领男友:“我接纳,我只配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至少活得踏实”。
能够拥抱不完美的生存方式,不会让人一直陷在挫折和痛苦中,反而可以帮助人跳脱苦恼,去到一个人生的新阶段。
给痛苦设闹钟:痛苦象洪水,宜疏通,不宜堵。允许自己哭/骂/躺平,比如,设2小时限——时间到就洗澡出门,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睡就睡。
实在没有办法停止痛苦的话,寻求专业咨询师的支持。
平凡不等于失败。电影最狠的对比:茉莉在长椅上疯语幻想时,妹妹正和男友在朴素的家居中快乐的追逐嬉笑。
不论我们的外在资源差别有多大,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与其生活在幻想中,不如生活在真实中来的踏实且健康。
所有不敢直视真实自我的人终将被幻想吞噬。活着不需要完美的人设,只需要对自己说一句:“我就这样,那又怎样?”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健康自恋。
祝你们享受青春的美好,享受自己生命的多变,避免落入自恋塌陷的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