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种可以被觉察到的情绪,在意识层面或许你还未觉察到是什么引起的焦虑,但焦虑引起的反应你一定能够感知到,比如:心慌,坐立不安,失眠,耳鸣等。
焦虑的典型特征就是太过于担忧未来发生的事情,事件发生的结果可能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但由于超前的担忧让自己经常处在紧张的状态当中。
焦虑并不会加快事件的解决,但过多的焦虑会导致自己的身体经常感到紧绷,长期的紧绷对身体来说是一种消耗。
过于担心未来发生的事件导致自己受到严重的危害,容易每日每夜陷入各种想象当中,想得太多,变得越来越焦虑,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
焦虑通常有哪些表现呢?
在半年以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对很多事件和任务感到过分焦虑和担忧。
1)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感到紧张,心慌,坐立不安;
2)容易感到疲倦,犯困;
3)注意力难集中,常常脑子一片空白;
4)难以入睡,总是觉得休息不够、对睡眠质量不满意;
5)这些焦虑症状影响了你的生活和工作;
01
减少过多的想象
把自己担忧的事件想成是其中一种可能,放弃一定会发生的念头。
我们容易焦虑是因为我们内心太想保护好自己,以防万一真的发生导致我们承受不住。
不过我们担忧的事情未必一定会发生,我们现在过多的担忧其实对事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我们不妨试着什么都不想,试着等待事件按照它的节奏自然发生。
02
关注此刻的真实状态
有些想象或者并不是真实的,你的焦虑症之前发作过一次,你喘气困难,心脏加速,后来你没事了,但是你回到家之后每天睡觉你依然想着你今晚有可能会再次发作,导致你整夜失眠。
你的父亲在60岁死亡了,你今年已经59岁,你开始每天担心死神会在哪一天把你带走。
有一些事件它之前确实发生过,但不一定会再次发生。
在此刻,你可以问问自己,经过治疗你的焦虑症是不是逐渐在改善?
如果你的症状一直在改善,那么焦虑发作的可能性也是在减低的。
你可以看看你的检查报告,报告显示你的身体还比较健康吧?你的没有大疾病的情况下,突然死亡的概率是很低的。
03
了解此时此地你在做什么
让自己的担忧更加清晰化,比如,告诉自己此刻我在做“揣测”,此刻我在“攻击”自己,此刻我在“夸大事实”。让自己对自己此刻在做什么保持知觉。
当你对自己的状态有足够的知觉之后,担忧或许也会随着你对自己的了解而减少。
04
迎接即将要发生的事情
即使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我们也不需要阻止它,既然它一定会发生,我们与其去阻止它,不如勇敢迎接它。
我们常常会跟我们担忧的事件抗争,强迫自己去回想整个过程,确保它万无一失。
05
先解决可以解决的
一件事情你反复纠结也没用的时候,不如先去解决你暂时可以解决的事情。
比如你要写方案,但是你暂时毫无头绪,这时候你可以先看看书,或者做你此刻该做的事情,当你放松下来的时候说不定灵感就来了。
有时候死盯着一件事情不是高效率的唯一方式,转换一下顺序可能效率会更高。
06
焦虑是否能改变什么?
评估你的焦虑对你是否有帮助,比如:你来到一家公司进行试用期,公司招了5个人来试用,最后只会录用一个人,你每天上班变得很焦虑,时时刻刻想着录取的人到底是不是你。
当你时刻处在焦虑的情绪当中对你的发挥是不利的,可能别人感受到的你也是焦虑的,反而影响了你的发挥。
有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这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机制。
对待焦虑最好的方法或许是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至于结果如何发展,我们尝试不控制它。
轻微的焦虑可以依靠自己来调节,但如果你的焦虑确实超出了你能够解决的范围,那建议到医院进行诊断或者找一位专业的咨询师协助你解决。
上一篇: 休学孩子顺利复学,父母都做对了什么?
下一篇: 走出心理咨询室门后,我终于敢关灯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