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从否认到新生:改变的五个阶段   案例分析

从否认到新生:改变的五个阶段

来源:深圳红树林    作者:小林    发布时间:2025-06-04    阅读数:16

你是否曾在深夜问自己:“为什么我明明想改变,却总是原地打转?”《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风靡全球的心理学著作,通过真实案例告诉我们:

 

改变从来不是一瞬间的顿悟,而是一场与自己和解的漫长旅程。

 

作者洛莉·戈特利布以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身份,揭示了每个人在蜕变中必经的五个阶段

 从否认到新生:改变的五个阶段

 

我们常像书中的好莱坞编剧约翰一样,用愤怒和傲慢掩盖脆弱。约翰表面抱怨“全世界都是白痴”,实则因丧子之痛无法释怀。这种“否认”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就像受伤时分泌的内啡肽,暂时麻痹痛苦。

 

但长期麻木会让我们陷入“假性平静”——看似情绪稳定,实则生命力逐渐枯萎。这或许就是网络上所说的淡淡的死感。

 

承认“我不太好”,是改变的第一步。正如书中所说:“我们最抵触的,恰恰是最需要看见的东西。”

 

当朱莉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她突然发现:过去追逐的终身教职、完美婚姻,在死亡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这个阶段如同黎明前的黑暗,旧认知被打破,新方向尚未清晰。


从否认到新生:改变的五个阶段

69岁的瑞塔三次离婚后曾想自杀,却在心理咨询中发现:她真正恐惧的不是孤独,而是“被遗忘”。这个阶段的关键是用新视角重写人生剧本。就像书中的酗酒女孩夏洛特,当她不再用“原生家庭受害者”定义自己,便开始创造新的关系模式。 

 

 

改变从来不是线性上升的。作者洛莉作为资深心理咨询师,仍会在治疗中因男友的冷漠崩溃大哭。这印证了书中的观点:“疗愈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就像戒酒者可能复饮,减肥者可能暴食,重点不在于“完美坚持”,而在于建立“弹性复原力”。“改变不需要惊天动地,微小步伐也能重塑人生。”

从否认到新生:改变的五个阶段

 

真正的治愈不是消灭痛苦,而是学会与之共存。你并没有改变过去的历史,只是以全新的方式接纳并理解了它。由于这份接纳与理解,你终于可以放下过去,以全新的方式开始生活。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能够像书中说的那样:“在废墟中修补自己的生活,并相信破船也能继续航行。”

 从否认到新生:改变的五个阶段

改变的本质,是学会与真实的自己对话。无论你正处在哪个阶段,记得书中那句充满力量的提醒:“答案不在别处,在你的眼泪里、愤怒里,甚至沉默里。” 

 

正如书末那句诗意的话:“我们都在同一片海上,各自修补着自己的破船。”愿你在这场与自己的对话中,找到修补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