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D的父母是少数,很大一部分父母,包括我自己,在亲子关系冲突时,潜意识采用自恋性防御应对亲子关系则是普遍存在的,对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期待和要求,以“为你好”来安排孩子的学业和生活。
01
自我怀疑
因为NPD的夸大性,孩子很难达到NPD父母期待,很难得到NPD父母的肯定,常常感觉被贬低,甚至受到无情的批评。我有一个来访者,有很高的社会成就,但总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有不配得感,经常感受到焦虑恐慌。她的母亲很成功,总是否认贬低她,她说:《母爱的羁绊》这本书,很多细节就像在描述她和妈妈的关系,很显然,她妈妈有明显的NPD特质。
02
恐惧亲密关系
NPD父母的自我中心性,可能会无意识把孩子当成血包,吸取孩子的情感并操控孩子,让孩子感觉亲密的关系是可怕的、被剥夺的,从而成人后对亲密关系产生深深的恐惧感,在情感上高度防备,不敢轻易投入情感。03
缺乏自我认同感
因NPD的自我中心性,父母总是要求孩子满足他们的期望,而不是尊重孩子的个性。04
情感隔离
为了避免NPD父母的情感侵入,孩子用情感隔离来防御,隔离掉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
05
情绪调节不稳定
孩子生活在NPD父母的理想化与贬低的极端情感环境中,很难面对并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06
对赞美的渴望
NPD父母过于依赖外界的认同,这种需求常常传递给孩子,孩子从小就学会了通过获得别人的赞美来证明自己的价值。07
缺乏边界感
NPD父母有着强烈的掌控欲,忽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情感需求。因为这种掌控而缺乏界限感,对孩子过度干涉,致使孩子难以形成健康的人际边界感。08
难以信任他人
NPD父母缺乏同理心,通过情感操控获得优越感,让孩子对他人的信任产生怀疑。09
难以区分关爱和伤害
NPD父母的小孩通常伴有认知失调,很难区分真正的关爱和伤害。我有一个来访者,从中学开始被老师侵犯,成年后也是老师的性工具,这种极具伤害性的行为,被她感受为爱,她认为老师是关心她的,侵犯行为则被误解为爱的表达。
10
情绪障碍
因为自我的不确定性,会陷入焦虑、抑郁、强迫、双相等情绪感觉中,特别是青少年会通过自我伤害来确认自己的感觉,体验自己的存在感。
精神分析师比昂在谈到爱(LOVE)时,他用正爱+L,表达有滋养的爱,用负爱-L,描述具有伤害性的爱。
很多心理博主否定父母对孩子的爱,造成父母与孩子的对立,我认为绝大多数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很少有父母知道该如何去爱孩子、懂孩子,这也是红树林心理青少年及父母的心理咨询过程中探讨的核心主题。
上一篇: 人生都好像是一种骗局,抑郁是如何产生的?|焦虑抑郁
下一篇: 也许,你该找一个人聊聊了|心理咨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