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家庭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亲子家庭 > 病态原生家庭中9个不可言说的“潜规则”   亲子家庭

病态原生家庭中9个不可言说的“潜规则”

来源:红树林    作者:罗琪    发布时间:2023-07-02    阅读数:221

也许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心中多多少少有一种疑惑:我的家庭环境是不是有哪里“不对劲”?

或许你比较确定(“就是有问题!”),也许不那么确定,正在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尝试证实一些内心的想法。

事实上,每个家庭系统多少都有一些“功能紊乱”,只是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不同。

处于我们可以称之为“健康”程度范围的家庭环境,也可能存在着种种“紊乱”的部分,却能够察觉和承认自身的“不完美”、成员间大多数时候会相互给予必要的支持,帮助彼此成长。

而处于另外一端“病态”范围内的家庭,则以其相互指责、贬低,缺乏边界感、糟糕的沟通方式,给在其中成长的孩子带来一系列的困难与障碍。造成这种环境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家庭中的至少一位主要成员患有某种未经诊断的心理疾病,包括但不陷于:抑郁、焦虑情绪问题、人格障碍、酒精或药物滥用、遭遇某些创伤事件等,严重影响到了ta(或ta们)与家人之间相处的能力。

以下是在病态原生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都很熟悉的10种不可言说的“潜规则”:

1. “不许说我们家不好!”

在病态的环境中,不允许不满或质疑的言论,大家都是“欢乐一家人”。

而在比较健康的家庭里,成员之间可以比较轻松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家庭中的一些问题开开玩笑,并且愿意为了改善这些部分做出某种努力。


2· 每次沟通基本上都是一场战争

在病态的家庭中,尤其是父母具有某种人格障碍(自恋型或边缘型)特质的情况下,每一次的沟通都可以说是困难重重,犹如战争般激烈、各种“武器”“子弹”乱飞:

双重标准、两面讨好、PUA大法、否认现实、被动攻击、阴阳怪气、相互指责、贬低甚至是诉诸暴力......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每一次沟通的尝试,几乎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是一种非常疲惫、没有希望并且创伤的经验。

长大成人后,一听到类似“沟通”、“谈谈”、“聊聊”这些字眼立刻会引起警觉、恐惧、抵触、防御的情绪反应:心里“咯噔”一下,脊背发凉、汗毛倒竖、或者肢体不自觉地呈现出自我保护姿态。


3. 惩罚感觉是一种报复、而不是教育

家庭中具有病态人格特质的父母,经常使用惩罚孩子的手段,来发泄情绪、实现自己对孩子身体或精神的控制欲望,孩子会因为表达了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而受到报复和恐吓。

而在相对比较健康的家庭里,惩罚孩子大多是出于教育以及学习纪律的目的,并不是出于私欲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4. 家长的想法和感觉永远是更重要的

病态家庭中,家长的不高兴、不满意了,无论事实如何,孩子都要被迫以某种形式“承担责任”:安慰、妥协、迁就、认错......

而孩子在情绪和情感上的需要,总是要排在家长的需要之后、甚至是长期被忽视、得不到回应的。


5. “你可以有情绪,但是不能对父母有情绪”

孩子可以沮丧、也可以生气,但是这些情绪不能是冲着父母来的。

或许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一直默许这种规则,但是不让孩子表达不满的情绪,实际上是不健康的。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相互尊重方式表达,让他们了解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一起探索改善现状的可能方式。


6. 孩子与家长的角色颠倒

这种类型的紊乱家庭可能出现多种形态:

母亲与儿子,或父亲与女儿关系过于亲密,以至于某种程度上,孩子已经取代了家长伴侣的地位;

或者父母在家庭中呈现情绪化、冲动和不负责任的特点,迫使孩子反过来扮演“家长”的角色(parentified),处处照顾和迁就父母。

孩子被“父母化”的过程,实际上是本身的情感需求受到忽略的一种创伤经历。


7. “外面的人和我们家人不一样,别和他们走得太近”

病态的家庭环境中,如果存在需要“掌控一切”的成员,对外常常是封闭的状态,家长明里暗里地约束孩子对外的交往:

“外面的人都不能相信”、“他们不是你的家人、不会喜欢你的”、“别和外人都得太近”、“外面的人和我们不一样,不能理解我们”等等。


8. 日常生活中充满戏剧性场景

家里总有一个人在因为某些事情生气。

平静的日子总是很短暂,要被一些有的没的冲突打断,总有一些人(亲戚、朋友、邻居、甚至是楼下小卖部的老板)要“来惹麻烦”。

家人与外人起冲突,完全察觉不到自己身在其中的言语行为有任何责任,反正“都是别人的错”。


9. 不存在的“边界感”

身体、情感、精神上的边界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在不健康的家庭中,孩子几乎是可以被任意侵犯的对象:

偷看日记、要求孩子对自己的隐私作出解释、涉及到表达对父母不满的部分,要反省、道歉、遭受惩罚;

孩子不可以拒绝大人碰触、搂抱自己的身体,不能拒绝不想参与的谈话,在家里很少有自己独处的空间,一旦关起门来,很快就会有人来敲门:

“你在里面干什么?”、“为什么要锁门?”


许多病态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通过认识和探索过去在家庭中的经历和感受,学会在关系中建立边界,逐渐摆脱创伤在代际传递的循环,减少过去的创伤对目前的情绪、关系及生活的影响,如果感觉到自己在这个方面有需要,可以更多地接触心理学,或者找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共同进行探索。



文/(美)Kaytee Gillis, LCSW-BACS

编译/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