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家庭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亲子家庭 > 为什么“惩罚式教育”注定是失败的?|心理学研究   亲子家庭

为什么“惩罚式教育”注定是失败的?|心理学研究

来源:红树林    作者:罗琪    发布时间:2022-10-26    阅读数:351
大喊大叫、暴力体罚,似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上,除了教会孩子疏远父母、阳奉阴违之外,不能教给他们任何事。

正文开始前,先看一个心理学实验:

饥饿的老鼠被关在方便观察的大箱子里。箱子里有一个按键,老鼠每次按下之后,可能没有反应,也可能会出现奖励的食物。心理学家通过这种不定期奖励的方式,引导老鼠形成了不断去按键的习惯。

在这个奖励机制形成后,心理学家做了以下2种测试:

① 撤掉奖励。不管老鼠怎么按键,都没有食物出现。一开始老鼠会疯狂地按键,后来按键的频率逐渐减少,直到完全停止。

② 维持奖励。但是老鼠按键的时候会受到惩罚,被电击一下。每次在被电之后,老鼠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回避按键的情况,但是一段时间后,它们就“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按起按键来。

在这种情况下,要怎么让老鼠停止按键?

可能很多读者已想到了:就像第①种情况一样,撤掉奖励(动机)。

无论按键的时候受不受电击(惩罚),在奖励(动机)撤掉的情况下,老鼠才会停止按键。

如果我们把这个实验中的【按键】,看成是孩子的某些行为,家长想要孩子改变,关键首先在于觉察、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例如:

·孩子不喜欢学习,缺乏学习动力,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 (害怕犯错、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过去受挫的经验......等等。)


·孩子沉迷玩游戏,是想从游戏中获得什么?(成就感?人际关系?等等)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难以得到这些吗?为什么?


·孩子喜欢玩火、玩电,是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乐趣?生活中有没有更安全的方式可以满足到这些部分呢?

......

了解到“问题行为”背后的动机,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区尝试解决,很多父母只是粗暴地给孩子“贴”标签:【懒】、【懦弱】、【自控能力差】、【青春期叛逆】,等等,

贴标签的行为,意味着父母不愿意、或者缺乏理解孩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不管如何沟通,其实都是一厢情愿的说教,并不能够真正帮助到孩子。

而粗暴的惩罚除了教会孩子从心理上疏远、行为上回避父母(惩罚源)之外,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一旦孩子脱离了父母的视线,他们还是会想尽办法去【按键】。

有时,家长会倾向于夸大自己对孩子的控制能力,认为只要自己在的时候ta表现得顺从听话,自己不在的时候也会是同样。实际上的情况可能是,孩子只是学会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学会了如何应付父母而已。

可能会有父母说:“管得再严厉一些、加强对孩子的行为控制不就行了。”

当然了,如果父母非常的强势和严厉,让孩子可能会感觉24小时都有人在检视自己,无论有没有人在身边,都不敢越雷池一步。看起来好像很有效,对吧?

其实不仅没有用,还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惩罚换不来尊重,只能带来恐惧,因恐惧而过度压抑自己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焦虑、抑郁、压抑情感/情绪麻木、对父母的仇恨......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心中做某些事的倾向和欲望,始终是没有改变、甚至是更加强烈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父母惩罚孩子,并不是像声称的那样,是“为孩子好”,而是因为自己内心压抑着愤怒。

这种愤怒可能与孩子的行为有直接关系,也可能主要来自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对孩子只是迁怒和借题发挥。

这些愤怒、以及可能伴随而来的无能感和羞耻感,都是难以被父母自己承认和接受的。

当孩子变成了父母发泄情绪的“替罪羊”,父母却盲目地认为自己是在“为孩子好”,没意识到自己在惩罚过程中有享受的部分。

而孩子被惩罚后的哭泣、喊叫或委屈的表情(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难以接受的部分),可能会让父母感觉更难以忍受、更愤怒、更失控地对孩子进行惩罚。

如果父母能够察觉自己的愤怒(是什么引起了我的愤怒?),就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尝试用更有建设性的方法去解决,如果不确定要怎么做,也可以咨询一下专业人士的意见。